
為有效發揮機構編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礎性作用,株洲市天元區委編辦抓住“審核前置、部門聯動、內部挖潛”三個聯動環節,進一步完善部門業務協同流程,統籌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,形成齊抓共管合力。
把好前置審核“關口”。充分發揮機構編制部門在全流程管理的前置把關作用,做到“無編不進人、無計劃不進人”。將年度用編計劃作為切入點,堅持以編制空缺情況為基礎,聯合組織、人社、財政等部門,統籌干部調配、公務員隊伍建設、事業單位急需人才、財政預算支出等因素,科學謀劃、全盤考慮、共同審核,制定全年用編計劃,用計劃嚴控人員增長,用計劃保證發展需要。按照功能定位,將需求報送單位劃分為鄉鎮街道、教育、衛生、區委區政府重點任務承擔部門及其他5個類別,堅持向基層傾斜、向民生領域傾斜的原則,將有限的編制資源利用到需要的地方。
完善部門監管“閉環”。建立聯審工作機制,組織、人社、財政等部門不斷完善機構編制管理、人員管理和工資福利管理全流程聯辦機制,實現了“機構編制部門核編、人社部門核資、財政部門撥款”的全閉環監管模式,確保了財政供養人員管理規范有序。在編外人員集中管理方面,從員額審批、人員招聘、薪酬發放三個方面著手,出臺編外聘用人員具體管理辦法,確保編外人員數量總體可控、招聘考試公平公正、薪酬發放規范科學。同時,依托實名制管理平臺,探索建立單位核定編制與編外人員相互促進的機制,完善編內、編外人員信息臺賬,動態掌握人員數量、崗位設置等基本信息,確保編內、編外用人“同一口子”。
挖掘編制內在“效能”。為破解編制總量控制與剛性需求之間的矛盾,在嚴格落實“政府要過緊日子”要求中,通過周轉編制的方式挖潛編制資源,管住管好用活編制資源。對編制空閑時間較久的部門,經過全面分析研判,收回可高效利用的空編,統籌用于民生部門、中心工作;對于重點領域或承擔重要工作任務且嚴重缺編的部門,將收回的空余編制進行統籌分配,在保障基本用編需求的基礎上,進一步提高了編制資源“投放”的精準性,有效保障了應急、交通等重點領域、重點工作,緩解了文體、水利等部門短期性、結構性編制短缺問題。
責編:萬茜玥
初審:萬茜玥 二審:唐夢君 終審:吳丹
來源:中共株洲市天元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
下載APP
分享到